发布日期:2018-06-22 来源:
家住利通区民生小区的老马今年75岁高龄,虽然身体硬朗,但是记忆力较差,每天傍晚时分都要外出,家人拦都拦不住。老马一出去就往西市场、广场、车站等人多的地方去,但每次出来都忘了怎么回去。每次热心群众报警后,老人都因为口齿不清无法准确提供其姓名,家住哪里、家人电话号码等信息更是说不上来。
第一次救助老马时,民警花了一个多小时通过与老人交谈、发朋友圈、与110指挥中心对接等方式才找到老马的家人。但是每隔几天,老马总是“习惯性”走失,时间一长,老马的家人也颇感头痛。
6月1日,利通区公安分局民生派出所值班室内,特警大队又将迷路的老马送来了,当天值班的民生派出所辅警马刚看到老马这个老熟人后,和值班民警一起驱车将老人送到家中。在警车上,马刚已经记不起来这是第几次送老马回家了,看着老马走进家门,马刚的心中闪出一个想法.
老年人走失现象频发引出新思路
回到派出所的马刚,将民生派出所一年接到老人走失的警情全部梳理了一遍,发现老人走失主要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小脑萎缩、抑郁症等疾病,也有的是年龄大,记忆力减退,辨识能力查,独自外出后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几乎每一起老人走失的警情,在寻找家人时都非常困难,耗时较长,如果老人身体情况较差,不及时和民警沟通,容易引发其他事件。先不说其他辖区,就我们自己辖区曾有多位老人经常在别的派出所辖区内走失,每次遇到的值班民警不同,如何帮老人找到家一直困扰着值班民警。”
“我建议利用微信传播速度快、使用人数多的特点,建一个孤老走失人员信息群,广纳各大队、派出所基层民警为群成员,每次遇到老人走失的警情,当日值班民警在找到老人家属后,将老人照片和身份信息发到群里,我统一编辑名片并排号,不定时在群内更新名片。以后再有老人走失,值班民警可以通过名片快速寻找。”想了一晚上的马刚找到了所领导,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所领导听到马刚的建议后眼前一亮,略加思考后给马刚提出几点补充,要求马刚尽快开始这项工作。
创新工作方法 寻找效率大幅提升
说干就干,得到所领导支持的马刚迅速投入到微信群的建立工作中。“群内禁止发布广告,禁止发布与此群无关的信息。”建群第一天,马刚就为自己建立的微信群起了群名“孤老走失人员信息群”,并设立群规。马刚将微信群的二维码群发到各个工作群中,得到基层民警积极响应,大家进群后纷纷将自己处置的关于走失老人警情照片、信息发到群内。看到自己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马刚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趴在电脑前面对群成员发来的照片逐个制作名片。担心数据库不全面,他又逐个统计了自己辖区易走失老人名单,看着名片编号不断增加,马刚充满自豪感。
老人姓名、家人联系方式、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本人正面照片,每个名片上都能详细看到易走失老人的个人及家人的相关信息,孤老走失人员信息群已初具雏形,信息群建立以来,已有三个派出所通过名片顺利找到老人家属。
“以前我们用的是笨办法,首先是观察老人的随身物品寻找线索,一边分组或发动群众在周边走访询问,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耗时太长,老人得不到及时的妥善安置,而现在只要接到老人迷路的警情,我们会拿出手机,查找有没有走失老人的名片。如果没有,把老人送回家后,继续发到群里完善信息。”谈到孤老走失人员信息群,板桥派出所赫湔异常兴奋,板桥派出所已经通过此群成功找到两名走失老人的家属,两次寻找仅用时四十分钟。
关口前移 努力争取多方力量参与
信息群有战果,马刚也越来越有信心。谈到信息群下一步打算,马刚早已想好了后续工作,自己本来就是社区民警,信息群想要更长远的发展,离不开社区警务的推动。马刚准备联合其他派出所社区民警一同开展易走失老人信息收集工作,使备案防范更加及时、全面。在保证信息群有效果的同时,还将会注重保密,杜绝群众隐私泄露。
“通过开展社区工作,发动群众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如果群众家中有老人、儿童等易走失人员,可以提前在群里备案。如果能打破辖区界限,联手其他分局民警共同完善信息群,努力打造一个公安主导、群众参与的‘寻人寻亲’品牌,更精准、更快捷地帮助走失人员回归家庭,这才是我创建这个微信群的根本目的。”马刚说道。
国务院各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